• 视力保护色:
  • 字体:[ ]

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祥:抬升发展标杆 创建国字品牌 全力为加快建成支点贡献双峰力量

发表时间: 2025-05-09 16:18 信息来源: 作者: 阅读量:

近日,孝感日报全媒体记者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加快建成支点工作部署,采访了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祥。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提出的“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指示精神,省委、市委都作了相应工作部署,双峰山结合实际如何谋划布局?


答: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给我们指方向、明思路、教方法、提要求,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省委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市委实施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等工作目标任务,既是对我们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也是双峰山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双峰山森林覆盖率达91%,是孝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旅游产业开发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人文资源独特,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已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华孝爱第一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殊荣。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着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武汉都市圈微度假目的地”,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在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建设特色旅游目的地的战略行动中有所作为,贡献力量。


围绕省市“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实施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工作部署,双峰山对标对表采取哪些举措抓落实?


答:今年以来,双峰山工委、管委会迅速将思想和行动落实到加快建成支点上来,加快生态保育和旅游休闲功能“双轮驱动”,厚植绿色,擦亮底色,彰显特色,推动绿色转型升级。一季度接待游客64.8万人次,同比增长27.3%。“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7.19万人次,同比增长40.4%。

聚焦绿色赋能,着力涵养生态资源基础。绿水青山既是双峰山的“金名片”,更是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的“聚宝盆”。我们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今年,我们将争取提高森林覆盖率0.5个百分点,进一步厚植绿色发展新动能。一是实施万树村行动。开展“四旁”绿化和“三园”建设,重点打造“十里花廊、百亩杜鹃、千亩果园、万亩茶园”。目前,已在红旗、大砦、洪益村种植树木150亩2.8万余株。二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范“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的审批流程,不建没有规划和环评的项目。三是坚守森林防火底线。始终保持高度警醒状态,落实“双峰—黄陂—孝昌”森林联防机制,坚持五户一联防,十户一联保。去冬今春,全体干部下村蹲路口、守山头,未出现火情火警。

聚焦品牌创建,着力开发文旅康养产品。锚定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武汉都市圈微度假目的地”目标,补短板,强弱项。一是做强龙头,改造提升核心景区文旅产品。挖掘孝爱文化、兵寨文化,在改造升级洋泗峡谷、九里沟,整修亭台楼阁、游步道建设中融入文化符号。二是做大品牌,扩大康养旅游产品影响力。铆紧延伸旅游产业链,发展房车休闲、温泉康养等度假新业态。双峰山温泉酒店开业以来,一直高居“抖音•孝感高档酒店”人气榜、热销榜首位。三是做美乡村,打造环山乡村度假带。开发特色农耕体验、乡村休闲、康体疗养产品,构建村景一体、全域旅游格局。开发青龙洞、美人谷、天保砦等景点。实施油茶基地、绿茶基地、黄桃基地及采摘园、百果园等项目。目前,茶旅综合体项目已投入资金2600万元,建成茶园1500亩。百果园项目已种植葡萄柚、黄桃等果树6万余株,带动100余名剩余劳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聚焦区域联动,着力拓展武汉客源市场。坚定不移紧靠武汉,融入武汉。一是推进交通同网。改造联通与黄陂旅游景点的所有断头路,实现双峰山至木兰景区群交通的无缝对接。目前,已启动天保砦至云雾山断头路建设规划工作。二是推进产业同链。立足温泉康养旅游、房车休闲旅游等新业态,构建区域联动的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两地旅游业态的互补融合。三是推进市场同享。加强与武汉市、黄陂区文旅部门和各景区、旅行社的合作,在市场营销、销售力量上共同携手,线路互推,客源互送。目前,来双峰山的游客中,武汉游客占65%以上。


结合省委提出的“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双峰山如何提升干部素质、增强干部干事创业能力?


答:重任在肩,使命必达。我们将持续强化“支点意识”,全力以赴“学拼抢”,凝心聚力“敢快干”。一是保持工作激情。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精气神,保持雷厉风行的快节奏,推动各项工作向前赶、上台阶。二是提升工作本领。学习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能,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主动性地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三是锤炼工作作风。按“1.5”倍系数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省委巡视组巡察工作,驰而不息狠抓“四风”问题整治,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扫描分享